8月TLAC债券再“上新” 国有大行夯实风险防线

音符跃动

  ■资本工具进化录

  8月TLAC债券再“上新”

  国有大行夯实风险防线

  ◎记者 黄坤

  近期,国有大行相继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(下称“TLAC债券”)。继2025年6月300亿元TLAC债券落地后,再发200亿元TLAC债券,加上此前发行的TLAC债券,三家大行TLAC债券合计发行规模或将达1700亿元,并吸引了多元化投资者参与和超额认购。

  TLAC是指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进入风险处置时,可通过减记或转股吸收损失的资本和债务工具的总和。TLAC债券,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为满足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而发行的、具有吸收损失功能、不属于商业银行资本的金融债券。

  “发行TLAC债券主要目的是增强系统性银行风险抵补、处置能力,维护金融系统稳定。”一家银行金融市场部资深研究员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,国有大行发行TLAC债券,在满足市场机构配置需求的同时,也有助于进一步夯实金融稳定性。

  业内人士认为,国有大行应以补充总损失吸收能力为契机,提升资本实力、损失吸收能力、经营水平和风控能力,更好服务实体经济。

  7月底发行规模已达1500亿元

  前不久,交通银行也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2025年第二期TLAC债券(债券通),并于7月23日发行完毕,发行总规模为300亿元。更早前,交通银行于6月发行了400亿元TLAC债券。

  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也先后发行了2025年之一期TLAC债券,并分别于6月30日和7月10日发行完毕,规模分别为300亿元和500亿元。

  据此统计,截至7月底,上述3家国有大行TLAC债券已发行规模合计达1500亿元,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,将依据适用法律和主管部门的批准用于提升自身总损失吸收能力。

  步入8月,国有大行TLAC债券再“上新”。

  据中国货币网披露,农业银行2025年第二期TLAC债券(债券通)获批准发行,发行规模为200亿元,发行期限为8月1日至8月5日。

  今年上半年,金融监管总局披露信息显示,交通银行、农业银行获准发行的TLAC债券额度分别为3000亿元、18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。去年,、中国银行、获准发行的这一工具额度分别为600亿元、1500亿元和5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。

  满足2025年达标要求

  国有大行发行TLAC债券,是为了满足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针对资本的相关要求。

  金融稳定委员会(FSB)公布的2024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显示,我国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继续入选。按照FSB的要求,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需要列一份“生前遗嘱”:如果其出现了风险并进入处置阶段,可以有序地通过处置计划来降低其对整个经济的冲击。TLAC就在这时发挥作用。

  2021年10月,中国人民银行、财政部等部门发布的《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》(下称《办法》)要求,2025年、2028年起,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TLAC风险加权比率分别达到16%和18%,TLAC杠杆比率分别达到6%和6.75%。

  此外,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还分别面临1.5%、1.5%、1.5%、1.5%和1%的附加资本监管要求,且必须由核心一级资本满足,同时需额外满足储备资本2.5%、逆周期资本要求等。

  综合计算,工商银行、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、农业银行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风险加权比率须分别在2025年和2028年初达到20%和22%,而交通银行该比例则须在2027年初达到19.5%。

  发行TLAC债券,正是弥补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TLAC缺口的重要路径。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,TLAC债券偿付顺序位于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之前,风险溢价更低,有助于降低银行满足TLAC监管要求的成本。

  记者梳理了5家国有大行的TLAC风险加权比率和TLAC杠杆比率发现,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,工商银行分别为21.83%和10.80%;农业银行分别为20.50%和10.22%;中国银行分别为20.73%和11.00%;建设银行分别为21.87%和11.20%;交通银行分别为18.71%和10.75%。

  研究所预计,如果五大行要在2028年初满足TLAC监管要求,那么2025年至2027年银行资本债/TLAC债共须净增5.15万亿元,年均净增额为1.72万亿元。具体而言,中农工建交分别需要净增8229亿元、17242亿元、3771亿元、14834亿元和7408亿元。

  投资价值受关注迎来超额认购

  TLAC债券发行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。国有大行具有较高的信用,TLAC债券信用风险低,交易价值凸显。

  农业银行今年发行的首期TLAC债券设有增发机制。得益于投资者的大力支持,超额增发的100亿元全部用于10+1年期品种,在保障TLAC达标的同时,进一步优化了负债结构。

  交通银行的两期TLAC债券也获得了超额认购。之一期中两个品种(3+1年期、5+1年期)全场认购倍数分别为1.50和2.00倍,吸引将近90家机构参与投资,认购订单超过630亿元;第二期中,固息品种发行规模250亿元,票面利率1.78%,全场认购倍数为1.83倍;浮息品种发行规模50亿元,首期票面利率1.82%,挂钩基准利率为7天期存款类机构间质押式加权回购利率(D)60日均值,全场认购倍数为1.42倍。

  “TLAC非资本债具有较好的配置价值和交易价值。”渤海证券分析师李济安表示:相较于我国现有的国债、国开债、普通金融债,TLAC非资本债绝对收益更高;相较于资本债券,其损失吸收顺序更为靠后,风险更低,期限更加灵活;相较于信用债,其交易活跃度更高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交行第二期发行的TLAC债券是“固息+浮息”双品种,为商业银行首单创新实践。

  “本次浮息TLAC债券基本规模30亿元,簿记发行过程中获得订单超过70亿元,最终在合理的市场化定价上实现50亿元发行。”交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,参与认购的投资者涵盖国有大行、股份制银行、基金、证券、保险机构等,呈现多元化结构布局,进一步拓宽了浮息债投资者群体。

  超额认购的背后,是市场对浮息TLAC债券投资价值与风险管理属性的认可。

  “本次浮息品种付息频率为4次/年,重定价周期为3个月,较短的债券久期可降低利率风险,为投资者对冲利率上行风险提供了有效工具。”交行这期债券的牵头主承销商的有关人士表示,浮息债估值更稳定的特性,可较好地满足投资者稳定净值波动与稳定赚取票息的需求。

  据了解,2025年以前,金融类浮息债发行主体以政策性银行为主,发行规模占比接近80%。交行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,发行浮息TLAC债,一方面有利于满足自身主动资产负债管理需求,另一方面将助力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。

  业内人士认为,未来在浮息债成为主流供给品种后,可有效降低金融机构投资端的利率风险和久期压力,成为商业银行更加适配的资产负债管理工具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音符跃动星座网 wap.luzhiwang.com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相关阅读

  • 安徽昨日新增1例死亡病例(安徽新增1例本土病例)
  • 深圳新增2例阳性,深圳新增两例新冠
  • 贵州疫情最新消息今天,贵州疫情最新消息今日新增
  • psp怪物猎人p3g,psp怪物猎人p3下载
  • 1人核检复核阳性三河全域静默管理,河北三河开展首次全员核酸检测
  • 曾光:喀什疫情与之前疫情有不同/喀什疫情是哪个县
  • 全国疫情最新大数据(全国疫情最新数据统计表)
  • 山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(山西新增1例本土病例具体详情是?)
  • 第二波感染高峰什么时候来,第二波疫情严重吗
  • 成都新增3例本土无症状,成都新增4例无症状感染者详情
  • 陕西新增86例本土确诊累计确诊235例,陕西新增20例本土确诊
  • 2021年元旦高速免费时间表最新公布日期(2021年元旦高速免费通知)
  • 天津累计报告新冠阳性137例,天津累计报告新冠阳性137例是真的吗
  • 北京新增5例境外输入病例,北京新增4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
  • 【北京通州区公布确诊病例轨迹/北京通州确诊病例行动轨迹】
  • 【河南疫情最新消息今天,河南疫情最新消息今天实时】
  • 【西安实行临时管控/西安临时限行时间】
  • 北京公布最新检测阳性率/北京 检测阳性
  • 放假安排2021法定节假日/放假规定2021时间表
  • 【沈阳疫情最新消息今天,沈阳疫情最新消息今天情况通报】
  • 【哈尔滨一地升为高风险地区/哈尔滨一地升为高风险地区】
  • 成都出入小区不需持核酸证明,成都需不需要核算检测
  • 高风险地区名单,高风险地区名单调整
  • 黑龙江出现1传10感染链/黑龙江新出一例传染者
  • 安阳疫情最新报道,安阳疫情消息
  • 【青岛即墨疫情,青岛即墨疫情最新情况】
  • 上海新增本土确诊245例/上海新增2本地确诊轨迹
  • 31省区市新增确诊76例本土40例(31省区市新增确诊12例本土4例)
  • 【金价今日多少钱一克回收,金价今日多少钱一克回收价】
  • 遵义疫情最新消息(遵义疫情最新数据消息21日)
  • 深圳解封/深圳解封银行卡需要什么
  • 【吉林疫情最新消息/吉林疫情最新消息2024】
  • 取消
    微信二维码
    微信二维码
    支付宝二维码